二手房質量檢測的標準有哪些,需要經歷什么步驟?
一、二手房質量檢測的標準是什么
購房者在購買二手房時經常會要遇到房屋質量檢測的問題,那么房屋質量檢測標準是什么呢?
(一)所有建設項目嚴格按照批準的規劃、設計和有關專業管理部門的要求建設完畢;
(二)各專業主管部門對歸口管理的建設工程質量驗收合格,驗收資料齊全;
(三)建筑渣土、施工機具和各類臨時建筑等全部拆除清運完畢,達到場清地凈;
(四)具備實行封閉式物業管理的基本要求。
二、二手房房質量檢需要經歷哪些途徑
現實當中,因不當使用而對樓宇造成損壞的情況有很多,但因為普通居民樓分屬于不同的業主,因此很難統一協調進行保護,這就為房屋安全埋下了巨大隱患。市民如對房屋質量鑒定存在疑慮并申請鑒定時,可以通過小區業主委員會,以單幢建筑所有產權人的名義向鑒定中心提出房屋安全鑒定申請;如果沒有業主委員會,市民也可聯合該房屋所在建筑物的所有權利人提出房屋鑒定申請。
總而言之,未經房屋鑒定的房屋,居民平時要定期觀察房屋內墻壁、地板、天花板等位置是否存在沉降、傾斜和裂縫等現象。重點要注意觀察裂縫出現的部分這些都是房屋質量鑒定的項目。其中,由材料干濕變化引起的地面、墻面網狀裂縫,或由熱脹冷縮變形原因造成的裂縫不屬于危險裂縫。居民碰到類似情況須引起重視,并盡快進行房屋安全鑒定。
對于房屋或者其他既有工程經使用多年時,存在以下情況時,需進行房屋安全性檢測
以及加固處理。
1)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擬繼續使用;
2)用途改變或使用需求增加;
3)使用環境改變;
4)遭受災害或者事故;
5)存在較嚴重的質量缺陷;
6)出現影響結構安全性、舒適性或者耐久性的材料性能劣化、構件損傷或其他不利狀態;
7)未達到設計使用年限,需要了解結構現狀;
8)對可靠性有疑。
一般檢測單位在具體檢測實施中,具體做如下檢測工作:
1)調查房屋建筑概況:對建筑的年代、布局、功能、風格、環境,以及最終要求進行了解和解析。
2)考證房屋歷史沿革,重點保護部位及保護要求;
3)建筑結構圖紙測繪:重新對房屋的整體布局、結構尺寸等進行測量,并繪成圖紙;
4)結構體系復核檢測;
5)構件尺寸和配筋復核檢測;
6)結構材性檢測;
7)房屋完損狀況檢測;
8)房屋傾斜及沉降測量;
9)結構驗算與安全性分析;
10)抗震性能評估;
11)結構維修可行性建議。
主要技術依據
[1]《房屋質量檢測規程》(DG J08-79-2008);
[2]《建筑結構檢測
技術標準》(GB/T50344-2004);
[3]《危險房屋鑒定標準》(JGJ125-99)(2004版);
[4]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》(GB50292-1999);
[5]《工程測量規范》(GB50026-2007);
[6]《建筑變形測量規范》(JGJ/T8-2007);
[7]《房屋修繕工程技術規程》(DG/TJ08-207-2008 );
[8]《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》(GB50007-2011);
[9]《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》(GB/T 50315-2011);
[10]《砌體結構設計規范》(GB50003-2011);
[11] 工程設計、施工、檢測等有關規范標準。
